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蒲公英的生长变化记录)
其实蒲公英的生长过程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蒲公英的生长变化记录,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蒲公英的生长过程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蒲公英生长过程图片8张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初夏为开花结籽期,每株开花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开花数达10个以上,开花后13-15天种子即成熟。
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种子由乳白色变褐色时即可采收,切不要等花盘开裂时再采收,否则种子易飞散失落损失较大。一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大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2克左右,小叶型蒲公英种子粒重为0.8-1.2克左右。采种时可将蒲公英的花盘摘下,放在室内存放后熟一天,待花盆全部散开,再阴干1-2天至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然后晒干种子。在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可挖根栽培。通常10月份,挖根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株行距8厘米×3厘米,栽后浇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芽,这时再施一次有机肥,可采叶上市。
二、蒲公英的生长过程(最好是图)
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凫公英(《千金方》)、蒲公草、耩褥草(《唐本草》)、仆公英(《千金翼方》)仆公罂(《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士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民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药志》)、茅萝卜(《四川中药志》)、黄花三七(《杭州药植志》)
蒲公英又称尿床草,对于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疗胆结石、风湿,不过在没有专业医师指导下还是不要擅自使用为佳,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去雀斑,可说是非常有用的一种香药草,新鲜蒲公英要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者,干燥蒲公英则选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者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花期早春及晚秋。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
三、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50字 左右
春天为花期,开花时间大概能持续2-3天,顺序是外层的花先开放,中心的花后开放,夏天为结籽期,开花半个月后花籽就能成熟,种子由乳白色变褐色时即可采收,当花朵结束开花后,果实开始在紧闭的花苞中成熟。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条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初夏为开花结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开花数达20个以上,优良品种单株开花数量可高达20个以上,开花后经13~15天种子即成熟。
在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可直接控取野生蒲公英的根用于栽培。通常在10月份,挖根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株行距8厘米×3厘米,栽后浇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发新叶,这时再施一次有机肥,生长到一定程度即可采叶上市。
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要亩施有机肥2000~3500千克,混合过磷酸钙15千克,均匀地撒到地面上。深翻地20~25厘米,整平耙细,做平畦宽1.2米、长10米、起20厘米高小垄。
蒲公英播种前,应先翻地作畦,在畦内开浅沟,沟距12厘米,沟宽10厘米,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播种后覆土,土厚0.3~0.5厘米。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春播最好进行地膜覆盖,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盖。
四、蒲公英生长的四个过程分别是
1、萌芽:蒲公英种子在15℃以上的环境下就可萌发,直接撒播,一周左右就可出苗,幼苗生长速度是比较快的。
2、开花:它的单朵花期只能维持两三天,昼开夜合。
3、结籽:多是在夏季结籽,每株花的结籽数量会随着年龄增加。种子从乳白色变为浅褐色的时候就可收集。
4、结果:花朵结束开花后花苞闭合,果实在花苞中发育。
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五、蒲公英的生长过程是什么
1、每个花朵的花期为2-3天,在此期间它具有昼开夜合的现象,花朵白天张开,傍晚时分则所有花朵、花瓣一起向中心收拢。一个花朵中的所有花瓣不是同时成熟的,而是外围的花先开放,中心的花后开放。
2、夏天为结籽期,每株花的结籽数量随年龄增加,有的单株花结籽数达数十个以上,开花后大概半个月种子就能成熟。而种子的外壳由翠绿色变淡成黄绿色,种子由乳白色变浅褐色时即可收集,不要等到外壳出现裂缝时再采摘,会导致种子四处飞散损失严重。
3、当花朵结束开花后,花苞不再张开,果实开始在紧闭的花苞中发育,度过冬天才能成熟。
4、蒲公英属短日照植物,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抽薹开花。较耐荫,但光照条件好,则有利于茎叶生长。适应性较强,生长不择土壤,但以向阳、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生长较好;早春地温1-2℃时即可萌发,种子在土壤温度15-20℃时发芽最快,在25-30℃以上时则反而发芽较慢,叶生长最适温度为15-22℃。
5、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均有野生或种植的蒲公英。蒲公英在我国的分布则更为广泛,华北、华中、华东、东北等区的许多地方,春、夏、秋三季,田野、路旁、山坡,以及房前屋后,均有蒲公英生长;人工栽培蒲公英的单位或个人也日益增多。
六、蒲公英生长过程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是:萌发出芽、生长开花、开始结籽、越冬结果。
在每年温度稳定在15度以上时,会将颗粒饱满圆润的蒲公英种子撒播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土后浇水保湿,此时土壤内的种子会不断吸收水分膨大,最后长出嫩芽露出土面,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蒲公英的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即可追施稀薄的腐熟液肥,以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等到花期前1-2天开始控水,一般蒲公英单花绽放持续时间为2-3天,此时花朵白天怒放,傍晚时分会将花瓣向中心收拢。
蒲公英一般在夏季结籽,此时每株花的结籽量会随着生长年限增加,部分单花可以结籽10粒以上,等花期结束15天后,种子的外壳会从翠绿色变为黄绿色,种子呈浅褐色时,则说明种子已经成熟。
蒲公英花期结束后,花苞不再张开,其内部的果实会逐渐生长发育,此时及时补施氮磷钾肥,为果实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注意果实需要度过冬季才能成熟,所以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以免影响果实生长。
蒲公英是耐性比较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的草本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为了能让其充分生长,利用养分,可以选择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施用足够的基肥,种植前浇一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如果是在春季种植蒲公英种子,要对其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放在五十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二十四小时取出,再将其放在湿毛巾上自然放置两天左右即可种植。如果实在秋季播种,则不需要进行催芽处理,直接播种。
蒲公英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种植的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但对肥力的要求不高,种植前施一次基肥,生长过程中每个季节追肥一到两次即可,可以用腐熟的有机肥,等蒲公英长出新叶后就可以进行移栽定植。
关于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蒲公英的生长变化记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由岷柯网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