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MRI怎么做(核磁共振和加强核磁共振有什么区别)
Hi,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增强MRI怎么做的一些知识点,和核磁共振和加强核磁共振有什么区别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假如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什么叫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急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是经静脉注射某种造影药物后再作一次MR扫描,即磁共振检查。
常用的对比剂可分为两大类,原子量高、比重大的高密度造影剂和原子量低、比重小的低密度造影剂,用于介入放射学的对比剂多为含碘制剂。
对比剂注入静脉后随血液分布到人体的各个组织,每个组织的血液供应量和供应来源不一样,因而对比剂的分布量、分布时间及清除速度有差别。
核磁共振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引起的。不同的原子核,自旋运动的情况不同,它们可以用核的自旋量子数I来表示。自旋量子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I值为零的原子核可以看做是一种非自旋的球体,I为1/2的原子核可以看做是一种电荷分布均匀的自旋球体,1H,13C,15N,19F,31P的I均为1/2,它们的原子核皆为电荷分布均匀的自旋球体。I大于1/2的原子核可以看做是一种电荷分布不均匀的自旋椭球体。
原子核是带正电荷的粒子,不能自旋的核没有磁矩,能自旋的核有循环的电流,会产生磁场,形成磁矩(μ)。公式为:μ=γP,式中,P是角动量矩,γ是磁旋比,它是自旋核的磁矩和角动量矩之间的比值,因此是各种核的特征常数。
1H的自旋量子数是I=1/2,所以自旋磁量子数m=±1/2,即氢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应有两种取向。1H的两种取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能级,在磁场中,m=1/2时,E=-μB0,能量较低,m=-1/2时,E=μB0,能量较高,两者的能量差为ΔE=2μB0。
1H核可以通过非辐射的方式从高能态转变为低能态,这种过程为弛豫。正是因为各种机制的弛豫,使得在正常测试情况下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磁共振增强扫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造影剂
二、核磁共振和增强核磁共振的区别是什么啊
两者的区别在于血液循环是否均一。
1、不均匀强化是表明病变血运不均一,有的地方血供多,有的地方血供少。均匀强化是这个病灶的血液循环良好。
2、磁共振是处于静磁场中的原子核系统受到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作用时,将在他们的磁能级间产生共振跃迁,是原子核与磁场发生的共振;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是在普通检查上为了进一步了解病灶影像学特性而进行的。
3、磁共振是一种功能无敌的医学影像技术,特别是在软组织检查上具有优良的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力,它可以多角度多序列多参数成像,除肺、胃肠道显示欠佳外,可以检查全身任何部位。
磁共振检查前需要注意受检者不能将任何铁磁性物质带入磁体间,检查前需更换检查服。安装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血管夹、支架、人工心瓣膜者禁做MR检查(冠脉支架植入术3月后可慎做MRI复查,须出具完整的病历、支架材料及其它相关证明,并由本人签署同意书)。
磁共振是利用人体生物磁自旋原理及磁共振现象成像,虽然其最初的名称为核磁共振(NMRI),但完全不存在核辐射现象及放射性物质,磁共振检查非常安全,对人体是没有辐射危害。
三、核磁共振和加强核磁共振有什么区别
1、核磁共振是直接核磁平扫。直接用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
2、增强核磁共振是注入造影剂后对组织肿块进行检查。
1、核磁共振图像不如增强核磁共振清晰。
2、增强核磁共振图像较核磁共振会更直观清晰。
1、核磁共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都有绝佳的诊断功能。
2、肝、肾等实质器官有的病变在平扫时由于其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没有差别而不能显示,增强核磁共振,注射造影剂后,使肿瘤与正常组织形成明显区别,有利于找到肿瘤组织并给予定性,判断肿瘤分期、分级、能否切除。另外,增强扫描可以应用于血管成像。
百度百科——增强核磁共振(磁共振增强扫描)
四、为什么要做增强核磁共振
1、首先磁共振软组织分辨率好,而且无辐射的危害。增强是为了凸显病灶,以及利于对病灶的定性
2、,增强检查是在普通检查上为了进一步了解病灶影像学特性而进行的。
3、简单点说,就是为了确定病灶良恶性等而做的。与平扫对比,看看病灶在增强扫描下是否被强化。是为了进一步确诊。一般假设医生建议增强的话,是说已有的资料不足以准确判断疾病,鉴别诊断存在很大困难。
4、作为影像科的医生,我多说一句:总有患者认为我们这是乱收费——很无奈!最好别这么想,就增强那几个钱我们分不到一块两块的。
五、mr弥散和增强的区别
1、通常有部分病变需要打造影剂,比较常见的是肿瘤,因为需要观察肿瘤的范围、水肿的范围,还要观察是否有明显供血、肿瘤是乏血还是富含血液,都需要做增强核磁共振;
2、对有些炎症性病变,也需要用增强的核磁共振来观察范围,因为炎症发生之后,假如使用普通的核磁共振,结果是弥散性的表现,很难了解界限。需要用增强的核磁共振来观察血管是否被破坏、脑水肿是否严重;
3、因为脑脓肿是后壁的病变,通过核磁共振增强造影剂之后,血管的脓肿壁会明显显影,从而了解到范围大小、是否可以手术。磁共振(MR)弥散加权(DM)成像与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不同,它的基础是水分子运动,提供基于脑生理状态的信息,对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100%,同时能可靠地鉴别蛛网膜囊肿与表皮样囊肿、硬膜下积脓与积液、脓肿与肿瘤坏死。在颅内其他病变如肿瘤、感染、外伤和脱髓鞘等诊断、鉴别诊断和评价中也能提供一些信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技术,磁共振弥散加权(MRDW)应成为脑卒中检查的首选方法,并建议用于颅内其他病变的研究。
六、核磁共振增强有什么意义吗
核磁共振增强不均匀强化与均匀强化区别:
1、不均匀强化:是表明病变血运不均一,有的地方血供多,有的地方血供少。
2、均匀强化:是这个病灶的血液循环良好。
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是在普通检查上为了进一步了解病灶影像学特性而进行的。
简单点说,就是为了确定病灶良恶性等而做的。与平扫对比,看看病灶在增强扫描下是否被强化。是为了进一步确诊。一般假如医生建议增强的话,是说已有的资料不足以准确判断疾病,鉴别诊断存在很大困难。
假设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由岷柯网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